原创引领・规划赋能 — 何宏宇当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
2023 年 12 月 15 日,建筑与规划设计领域资深专家何宏宇正式获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城院”)特聘专家,任期五年(2023 年 12 月 15 日 —2028 年 12 月 14 日)。此次受聘,既是对其在建筑设计创新、城市规划设计、数智化技术研发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他将以顶层智囊身份,深度参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行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实践。获聘之际,何宏宇结合自身技术实践与行业观察,分享了对城市发展的深度见解,其研发的多项建筑与规划核心技术成果,已成为推动行业从 “传统设计” 向 “智慧规划” 跨越的关键支撑。
一、顶级智库平台:中城院的行业定位与战略价值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直属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相关体系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作为国内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设计领域的 “国家队” 级权威机构,中城院始终以 “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核心使命,经过近30 年的发展,中城院已构建起“政策研究 — 规划设计 — 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绿色建筑、智慧规划、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累计为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00 余个城市提供规划咨询服务,参与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年)》《绿色城市评价标准》等多项国家级政策文件与行业标准,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从 “规模扩张” 向 “品质提升” 转型的核心智囊力量。
技术研发与成果落地层面,中城院拥有由两院院士、行业领军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搭建 “城市规划数字化实验室”“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中心” 等 12 个专业研究平台,承担国家科技部 “十四五” 重点研发计划 “智慧城市规划与治理关键技术”“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优化” 等 20 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研发的 “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系统”“历史街区保护数字化工具” 等技术成果,已在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战略区域落地应用,成为连接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重要桥梁。
“特聘专家” 作为中城院核心智囊团队的重要组成,遴选标准极为严苛:需具备 20 年以上建筑与规划领域实践经验、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且在原创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定、政策建议输出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何宏宇此次获聘,意味着其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研究创新、数智化技术与建筑规划设计融合等方面的能力已达行业顶尖水平。未来他将利用自身技术专长,与中城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参与到后者建筑设计标准制定、城市规划顶层设计、重点区域规划方案研发等核心工作中,助力强化 “技术赋能规划” 的核心竞争力。
谈及与中城院的合作,何宏宇表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空间优化’与‘文脉传承’双重挑战 —— 新城建设易陷‘重规模轻品质’误区,城市更新常因技术不足难平衡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功能需求。中城院的价值在于搭建‘理论研究 — 技术研发 — 实践落地’的桥梁,我希望以自身技术积累,推动更多‘兼顾生态、文化与效率’的方案落地,让城市发展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从建筑设计细节优化到城市规划宏观布局,何宏宇始终以 “落地性” 与 “前瞻性” 为核心导向,过往既主导过城市核心区地标建筑设计研发,也参与过县域城镇化整体规划,在 “建筑与城市空间协同”“历史文脉与现代设计融合”“绿色低碳技术与规划落地衔接” 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将成为其助力中城院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核心技术成果:覆盖建筑规划全链条,构建数智化设计体系
深耕建筑与规划设计领域30多年,何宏宇以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 为目标,围绕建筑设计优化、城市规划协同、数智化技术应用三大方向持续攻关,形成覆盖 “建筑单体设计 — 城市片区规划 — 区域发展统筹” 全链条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多项技术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与中城院 “技术赋能规划” 理念高度契合。
他先后主导研发并获国家版权局登记的四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包括:“基于云计算技能的绿色建筑设计模拟系统V1.0”(2017年5月3日),该系统融合云计算技术与建筑设计流程,将设计过程转化为绿色建筑设计信息化模拟过程,显著提升绿建设计效率,让设计成果更直观可感。“基于人工智能的BIM建筑设计智能审查系统V1.0”(2018年7月12日),该系统集成 BIM 模型与 AI 算法,实现建筑设计图纸自动审查与错误预判,大幅提升图纸设计效率与项目前期风险管控水平。“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点式高层”建筑设计协调度评估系统V1.0”(2020年8月9日),该系统融合结构建模与组合优化算法,针对高层建筑常见的设计协同难题,提供智能化多方案评估能力。“基于AR交互技术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系统V1.0”(2021年3月9日),该系统运用 AR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虚拟图纸与施工现场实时联动,推动项目施工从 “纸面控制” 向 “可视感知” 升级。
2023 年 3 月,何宏宇完成新原创成果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聚焦绿色低碳目标,以动态感知与数据驱动技术实现建筑能耗过程的实时调控与预测管理。近期,何宏宇团队针对城市更新应用场景,正研发 “AI 辅助建筑设计优化系统”,力图将人工智能设计生成逻辑嵌入复杂城市空间改造与存量建筑重构,提升城市更新效率与设计科学性。
这些已登记与推进中的成果,构成 “平台 + 算法 + 场景” 三位一体的数智建造工具链,实现从建筑设计审查到施工现场管理、从高层建筑协调评估到能耗优化的全链条覆盖。其成果补齐了中城院在建筑设计领域和数智化转型方面的短板,二者的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将不仅可以提升规划设计的落地性与最终建设的完成度,还可以极大地加速后者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行业认可与实践: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落地,彰显规划赋能价值
凭借建筑与规划设计领域的原创性成果与实践贡献,何宏宇获多项行业权威奖项:2021 年 9 月,获中国管理科学院 “十四五” 智能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先锋人物称号;同期,其研发的《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 “点式高层” 建筑设计协调度评估系统 V1.0》获评 “2021 智能建筑行业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这些荣誉印证了其科研成果的原创价值与实际应用影响力。面对荣誉,何宏宇更看重成果的实际价值:“奖项是对技术创新的认可,但真正的‘含金量’在于能否解决行业痛点。比如我们的 BIM 建筑设计智能审查系统,不仅让方案更合理,还会帮助建设单位降低 5-10% 的建设成本。”
实践中,何宏宇主导的项目多次成为行业标杆,且与中城院战略布局深度契合: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央商务区规划中,他创新提出 “‘垂直城市’+‘立体交通’” 理念,通过优化建筑高度分布、构建地下 — 地面 — 空中三层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方案被中城院纳入 “高密度城市空间优化” 案例库;在沈阳市辽中县域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结合当地农业基础设计 “产城融合 + 乡村联动” 方案,推动县城与周边乡镇形成 “产业互补、功能协同” 格局,助力当地城镇化率三年提升6个百分点,实践经验为中城院编制《县域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南》提供重要参考。
何宏宇主导完成的这些设计与科研成果,都充分体现 “技术服务实践、规划赋能发展” 理念,为中城院进一步完善“政策研究 — 规划设计 — 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提供扎了实技术支撑。
四、战略新角色:以中城院为平台,推动建筑规划行业高质量发展
受聘中城院特聘专家后,何宏宇的角色从 “技术研发者”“项目设计者” 升级为 “行业战略智囊”,深度参与中城院建筑与规划设计领域的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与政策建议研发,助力强化 “国家智库” 核心职能。
建筑设计领域,他将牵头中城院 “城市更新设计与历史文脉融合”“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化”“建筑数智化设计技术推广” 等课题研究。何宏宇指出:“当前建筑设计存在‘千楼一面’问题,地标建筑风格雷同、缺乏文化辨识度;同时绿色建筑技术落地难,部分项目‘象征性’使用节能材料,后期运营不达标。我希望通过与中城院合作,推动形成‘文化 + 技术’双驱动的建筑设计标准,让建筑兼具文化特色与绿色运营能力 —— 比如正在研发的‘建筑文化符号数据库’,未来可对接中城院规划设计平台,为不同地域建筑设计提供文化适配建议。”
城市规划领域,他将参与中城院承担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城市更新行动规划、低碳城市规划等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是‘以人为核心’,但部分城市仍‘重房地产开发、轻公共服务配套’,新建城区学校、医院不足导致‘睡城’现象,” 何宏宇分析,“我会结合实践经验,为政策研究提供‘可落地建议’,比如通过规划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让新型城镇化真正惠及民生。” 此前,他提出的 “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指标体系” 已被中城院纳入《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为政策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依托中城院平台资源,何宏宇还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一方面,将数智化规划设计系统与中城院行业标准对接,形成 “技术工具 + 标准规范” 推广模式 —— 例如将 “数字孪生的建筑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 结合中城院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为地方政府提供 “规划 — 监测 — 评估” 一体化服务,助力中小规划设计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联合中城院搭建 “产学研用” 协同平台,联合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开展试点项目,将原创技术转化为可复制规划方案,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低碳城市建设等战略,目前已初步确定在 3 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开展 “数智化城市更新” 合作。
五、结语:以规划智慧,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
建筑是城市的细胞,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我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需扎实的技术创新支撑,更需具备战略视野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引领。而中城院作为国家级智库,正是连接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的核心平台。何宏宇从建筑与规划设计一线走来,凭借原创性技术成果与丰富实践经验当选中城院特聘专家,既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行业对 “技术赋能规划、规划引领发展” 理念的肯定。
未来五年,随着何宏宇深度参与中城院战略研究与技术研发,其技术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推动行业升级、服务国家战略的力量。从城市空间优化到历史文脉传承,从绿色建筑推广到数智规划落地,他将以 “中城院特聘专家” 身份,用规划智慧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助力我国城市建设迈向 “更高品质、更可持续、更具活力” 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