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道上的绿色革命:黄文键智绘广州BRT给排水蓝图
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广州,广州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Guangzhou Bus Rapid Transit,简称GBRT,广州BRT),于2008年11月30日破土动工,总投资高达13亿元人民币。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见证了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体。而在这项工程的背后,有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黄文键先生,他作为广州BRT快速公交试验线给排水部分的设计和落地负责人,以其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这一绿色交通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 1 广州BRT快速公交试验线
黄文键先生作为给排水领域的杰出代表,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广州BRT快速公交试验线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担任给排水部分的设计和落地负责人,负责设计并监督完成了一套高效、环保的给排水系统,不仅确保了广州BRT的正常运营,还为城市的节水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 2 给排水部分设计图纸(天河路段)(由黄文键先生负责设计)
广州市中山大道全长14公里,始建于1925年,1987年,为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该大道被扩建为48米宽的现代化混凝土路面,并配套建设了多座人行天桥与过街隧道,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然而,这一系列的扩建与增设,也使得道路周边的交通状况、环境布局及建筑结构变得异常复杂,导致给排水系统设计难度极大。BRT作为一项旨在提升公共交通效率与体验的创新项目,其成功实施必然离不开高效且稳定的排水系统支持,确保在恶劣天气及突发状况下的BRT仍能稳定运作,这无疑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设计过程中,黄文键先生深入调研了中山大道的周边环境、既有建筑的排水状况,并充分考量了广州地区独特的降水模式等自然条件,精心策划出一套既科学又专业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不仅有效保障了“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的排水畅通无阻,还巧妙解决了人行天桥、隧道等附属设施复杂的排水难题,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针对BRT开放站台夏季高温难耐、乘客舒适度下降的问题,黄文键先生创新性地设计了公交站台水雾降温系统,采用固定强度、120°摇头喷洒设计,支持远程调控,能够精准地对站台区域进行喷雾降温,显著提升了乘客的候车体验,还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与减少能耗,降低了系统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展现了其在环保与经济效益上的双重优势。此番设计不仅是黄文键先生对广州复杂交通与环境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广州公共交通系统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图 3 广州BRT中山大道站
历经紧张有序的建设周期,广州BRT于2010年2月10日迎来了它的首次亮相,随着第一辆BRT公交车缓缓驶离站台,广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的新篇章正式拉开帷幕。自投入运营以来,广州BRT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效的运营模式迅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最高时甚至突破了96万人次大关,单向高峰小时截面通过量更是惊人地达到了2.99万人次。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彰显了广州BRT强大的运输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
广州BRT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广泛赞誉,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11年,该项目荣获了“可持续交通发展奖”,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交通项目。“可持续交通发展奖”是具有全球最高荣誉的交通类奖项之一,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美国交通政策研究所等10个国际机构的专家和代表组织发起,每年评选一个城市,旨在表彰在可持续交通和城市发展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城市。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广州BRT在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的一次国际认可。
图 4 2011 Sustainable Transport Award
2012年,广州BRT荣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这一奖项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颁发,旨在表彰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项目。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特别委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交委主任冼伟雄率代表团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参加颁奖典礼。在庄严的颁奖典礼上,冼伟雄主任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Christiana Figueres手中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标志着广州BRT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 5 2012 Lighthouse Activities
广州BRT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2013年,该项目荣获BRT系统“金牌标准”认证,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BRT系统。这一认证不仅是对广州BRT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服务提升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的高度评价。
广州BRT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更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BRT在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项目还积极参与了“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的评选活动,通过展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做法,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18年,广州BRT斩获了中国土木工程界的最高荣誉——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奖项旨在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广州BRT荣获此奖,不仅是对其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推动城市交通绿色发展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的肯定。
图 6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此外,广州BRT项目还参与了于联合国举办的“Design with the Other 90%”特别展览。展览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设计项目,且都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展览通过展示一系列创新的设计项目,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来解决贫困、教育、健康、能源、交通等关键问题。
图 7 “Design with the Other 90%”特别展览于联合国举办
图 8 “Design with the Other 90%”特别展览上的广州BRT项目
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因此,黄文键先生在设计和实施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力求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未来,相信广州BRT会继续秉持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服务。同时,它也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城市交通发展的典范,为更多城市在交通建设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提供参考,共同推动城市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文/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