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智慧杯”医学急救技术创新评优活动

2022-10-05 10:26   来源: 互联网

致各医学行业同行:

为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战略精神,以科技之能,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开启新征程,北京中科胜创国际科技发展中心将于2022年11月20日举办2022年度“智慧杯”医学急救技术创新评优活动,届时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平台专家智库高尖人才、诺奖得主、院士专家或在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优秀软著或专利发明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主办方

主题:创新变革,引领医学急救技术进步

主办方: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科胜创国际科技发展中心

 

、奖项设立

入围纪念奖(230名):获奖证书;

一等奖(2名):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获奖证书;

等奖(8名):奖金+获奖证书;

 

三、参赛要求

 为确保大赛公正、公平,请认真阅读并严格遵照下列要求制作参赛作品,否则将因资料不全或超过报送期限等原因被取消参赛资格。

(一)参赛资格

本届大赛参赛成果须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医疗企业以及我会有关分支机构推荐。

(二)报送作品要求

大奖赛采用网评与会评方式,具体提交材料如下:

1.网评阶段: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参赛作品的Word文档电子版、PPT演示文件、仿真视频等压缩文件发到组委会电子邮箱,其中须详尽说明作品设计的目的、意义,理念及技术、结构特点、创新点等,用以作为专家评审参考。压缩文件名请按照单位名称-参赛者姓名”的格式(如团队参赛则文件名为“单位名称团队第一位参赛者姓名”),PPT演示文件页数请控制在3-5页。

2.会评阶段: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如果出现相关知识产权纠纷,取消参赛资格,后果一律由参赛者自负。

 

、参赛须知

)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归参赛者及参赛单位所有,主赞助单位有优先有偿使用权。

)所有参赛者所填写的资料(包含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不实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均有权宣传、展示所有参赛作品,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

 

五、大赛时间安排

(一)大赛报名截止日期为202210月15日,参赛作品征集截稿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

)大赛作品专家评审会日期:20221120-1222日;

)大赛颁奖日期:2022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大赛委员会及专家组成员

大赛组委会由主办方安排人员组建,邀请医学急救领域的技术研发专家,以及在医学急救领域拥有多年资历的资深学者/教授/医师组成。

 

评选机制

1. 评分规定

(一)成果设计范围分为以下三大类十五个专项:

急救技术创新类:分为急救工具和设备创新、心肺复苏技术改进、创新的急救药物和治疗方案等;

急救教育培训类:分为创新的急救培训模式和方法、急救教育资源和教材的创新设计、新兴信息技术在急救教育中的应用等;

急救服务和管理类:分为院内急救团队和机制创新、医疗协同与跨部门合作的创新模式、急救质量评估与质量改进创新等。

(二) 本次比赛评分总分为 100 分,其中创意部分 30 分,应用价值 30 分,发展趋势40分。评委在评分时,必须按照评分细则标准打分,每单项打分不得超过单项最高分,为便于评,评委打分须为 0.5 分的整倍数,如“0.5、2、5”,而不得给出如“0.7、1.85”这样的打分。

(三)大赛组委会名单

韩建阳: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顾问;

龙俊明: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ICU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大林: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

陆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总编辑;

李宏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杜月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八、主办方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美如 May

微信:13578256792(手微同号)

邮箱:May.deng@163.com

 

 

2022年10月5日

中科胜创国际科技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