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守护银龄群体,普及科学知识与法律常识
为提升社区老人的法制意识,落实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氛围,7月16日,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 社会实践团(万盛分团)走进万北一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普法宣讲会,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我们来之前调研发现,老年人是电信诈骗的高发人群,但他们法律意识薄弱,遇事往往不懂求助。”实践团成员张桓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实践团提前设计了宣讲内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还专门请教了学校法律专业的师兄师姐,就常见诈骗类型、法律维权途径等方面做了充足准备。活动当天,实践团一早便带着音响设备、宣传手册和礼品赶到社区,成员分工明确,布置会场、调试设备、登记人员……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老年人普法。 吴卓航 供图
宣讲现场、把法律讲到“心坎里”
宣讲由张桓黎主持,他没有一上来就讲晦涩法条,而是抛出一个贴心的问题:“咱们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怎么才能安安稳稳地传给孩子?”老人们你看我我看你,悄声议论。
张桓黎随即结合“张大爷遗嘱不明确导致子女争产”的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了遗产继承和遗嘱书写要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手写清楚,签名和日期不能少。”针对老人常遇到的消费陷阱,他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指导老人保留票据、拨打12315维权。每讲完一个问题,他总会问:“爷爷奶奶,听明白没?”台下便响起一片肯定的回应。
科普讲解、让诈骗无处遁形
“大家有没有接到‘你中奖了’、‘你孙子出事了’这种电话?”宣讲团成员周文杰一开口,现场顿时热闹起来,老人们纷纷回应。
他借助PPT展示诈骗短信截图,并结合“小张奶奶买保健品被骗”“老李爷爷遭遇冒充客服退款”等真实案例,详细讲解诈骗套路。她提醒:“凡是让您先转钱的,不管说得多真诚,十有八九是骗子。”一位李爷爷也分享道:“骗子冒充我孙子让我打钱,差点就信了。”现场掌声响起,成员们借机提醒:“多一分警惕,少一分损失。”
现场互动、面对面防范风险
为增强宣讲实效,实践团特设“你问我答”互动环节。几位老人走上台提问:“买到假货怎么办?”“亲戚让我代签贷款能不能答应?”成员们结合实际法律条文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成员为老年分发礼品。 吴卓航 供图
宣讲结束还开展了“防骗知识小测验”,老人们积极抢答,“中奖短信该不该转钱?”“陌生电话要不要相信?”答对的还能领取牛奶、玉米等实用礼品。老人们笑着说:“下次你们还来嘛?”看着大家满意的笑容,成员们也感慨:“这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纪念。 吴卓航 供图
此次科普、普法宣讲会是 “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 社会实践团(万盛分团)“青春三下乡” 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社区老人了解到更多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也让实践团成员们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未来,社会实践团将继续走进社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机械学子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 张桓黎)